马嵬坡上,为什么李隆基的亲兵要逼迫他除掉杨玉环?难道这些亲兵真的是为了国家大义,认为杨玉环是祸国妖女?其实不然,这是一次深刻的宫廷斗争,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忠诚与背叛。李隆基与亲兵头子陈玄礼之间早就达成了默契,他们的真正目的其实是铲除整个杨家,而杨玉环只是其中的一个牺牲品。
说到李隆基的亲兵,大家往往觉得他们可能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,才提出要除掉杨家,但事实远不如表面那么简单。陈玄礼,作为李隆基的铁杆支持者,始终在背后推波助澜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李隆基面临巨大的危机,必须找一个替罪羊。按照古代宫廷的惯例,出了事就得有一个人来背锅。身为帝王,李隆基当然不会直接承认自己是乱局的根源。于是,他选择将所有责任推到杨家身上,尤其是杨玉环,杨国忠等人。
至于亲兵为何那么干脆地动手,表面上看,他们似乎尊重女性,做得相对“干净”,杨国忠的死法极其残忍,但杨玉环则不一样——她被用白绫勒死,未曾见血,甚至最后还被安葬得体面。这一切,无疑是给她最后的尊严。
展开剩余70%但若从李隆基的角度来看,他的选择更为复杂。若他保护杨玉环,百姓会认为他是个昏庸的君主,因为他宠爱杨玉环致使国家陷入大乱。而若杨玉环死了,虽然是让她背锅,但至少可以避免自己被称为被女色迷惑、导致政权不稳的暴君。李隆基这个精明的帝王,当然知道这其中的权衡。
在杨家被灭之后,李隆基的儿子——太子李享,逐渐意识到自己必须脱离父亲的控制。他不仅与父亲分道扬镳,甚至带着军队前往大西北。他开始自封为天子,最终与李隆基并立,成为了唐肃宗。李隆基见到儿子势力逐渐壮大,才无奈地让位,退居二线。至此,安史之乱找到了真正的罪魁祸首,而天下局势也逐渐恢复稳定。
那么,为什么李隆基的亲兵如此忠心?他们不畏死亡,奋力保护李隆基,甚至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地推翻了杨家。他们并非只是普通士兵,而是地位尊贵、背景深厚的贵族部队,他们与李隆基的关系也远不止上下级。他们关心的是国家的现状,保护自己既得的利益,才使得李隆基能够在那场权力斗争中安然度过。
马嵬坡的事件并非偶然,这场斗争从一开始就注定要牵扯到深层的政治博弈。李隆基从小耳濡目染,不仅亲眼目睹了多次宫廷斗争,甚至亲自参与过几场大的政变。无论是废除武则天,还是推翻唐中宗、太平公主,李隆基都是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。即使他后来对王家实施残酷的举措,曾经的王家人也是他掌握权力的关键。
李隆基熟悉如何操控朝廷中的每一个细节,精通如何通过权谋改变局势。而在他眼里,杨家不过是一个棋子,牺牲一个杨玉环,甚至整灭一个杨家,也不过是庙堂之争中的一部分。像李隆基这种老练的帝王,哪里会被一个杨家问题困扰?
总的来说,马嵬坡事件看似是李隆基对杨玉环的“忍痛割爱”,但实际上,这背后是李隆基在复杂政治斗争中做出的精确计算。既要保全自己,稳固政权,又要通过一场政治清算,找出替罪羊。对于李隆基来说,杨玉环的生死并非最重要,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这场风波稳固自己的帝位,保住大唐的江山。
发布于:天津市